Project1

标题: 双成本与信息构成 [打印本页]

作者: 音狼MW    时间: 昨天 17:14
标题: 双成本与信息构成
本帖最后由 音狼MW 于 2024-9-21 17:14 编辑

还活着,发生了比较多的事,然而我并不清楚如何交代=-=,相信在若干久以后对于我的一些迷惑方面大家会明白的(?)
体系研究互联网“社会”有段时间了,闲暇在这里发一点。

有时候我们以网络信息储备为讨论基准,但是我们要知道的是,存在行动成本,一些网民群体会比较“懒”,他们将会倾向在网络构成中处于边缘地带。
换句话说,对于有一定主观需要的网络信息撘构,至少经过了一层行动成本的筛选,从而对评估网民乃至整个互联网存在这方面偏差。

另一方面,点赞等行为的成本也直接影响了网络内容的流量。不同的网民在此类行为方面的成本不一,有些网民的点赞甚至收藏是非常谨慎思量的。这会更有含金量,收藏夹平均质量也更高,但是对于网络算法,他们是等价的。也就是说,对于一些特定的网络内容,其受众群体行动成本较高,就容易面临“酒香也怕巷子深”的情况,随之劣币驱逐良币。想要来到一定级别的网民认知,必须要有易于接受的方面,可以粗略的理解为这要通俗易懂,同时不能有太大的某圈特异性。

接受成本是网民在获取体系外信息时的接受能力。离谱谣言得以传播正在于其对于网民的接受成本一般很低,这是他们体系中允许“发生”的,而佐证与消化信息都会提高接受成本,但是有利于内化为一个有机体系。存在一种情形,即使属于自己认知标准外的信息,也可能会尽力解释为自己所接受的方式无论那可能是离谱的,也就是外网所说的"COPIUM"。
可以说,网络割裂感的体验就在于接受成本低,大家的信息缺乏内化。

信息茧房是接受成本低的原因之一,同时这又是人脑本来的倾向——试图更易接受的解释。信息茧房也确保了低流量网络群体(例如亚文化)得以生存成圈。如果没有个性化推送,我们很难实现较为合适的信息流。

作者: 寒椿相逢    时间: 昨天 19:48
在互联网普及前,普通人沟通基本就是本地互动,偶尔通过长途电话与外界联系。公共场合言谈举止都很正式,现在年轻一代往往觉得过于谨慎甚至显得神经质。
所以是人类的语言符号系统跟不上互联网时代了。在古代文言文是社会地位的象征,将农村人口排除在正式话语之外,我们说的也是现代的“农村话”。
“信息茧房”就像一个个小村子 小星球,每个村子有自己的家乡话。
各村落间的语言存在隔阂。沟通缺乏“请求头文件”和“环境声明”,导致理解上的错位,使对话无效,“鸡同鸭讲”,非常低效。

有大量的用户数据就可以绘制一张互联网地图 明确各个星之间的位置关系。
一般人没有这张地图 做产品根本不知道往什么方向开路
而大厂有明确的地图,他们知道哪个村子 在什么方向 怎么开路能串到的村子多 在哪设卡收过路费
所谓的“数据时代”“流量时代” ,当然 是人都知道 数据是可以刷的,路铺过去发现原来是海市蜃楼   白忙啦!


作者: 505681468    时间: 昨天 22:18
↓ 胡说八道 ↓

感觉在当前时代下,人们会更倾向于使用更低成本的交流手段,也就是网络,有因为是自己懒,也是因为被裹挟同化

无论时代,人们获取信息的来源只有社交,其中包括朋友圈、工作圈、娱乐圈

听过在现代公关中,有种影响舆论的说法,大概就是谁的声音大,群众就会更加倾向谁
智者总归是少数,更多的愚者会选择看起来更具优势的一方

古代影响舆论,制造信息茧房的是说书人和吟游诗人
近代影响舆论,制造信息茧房的是报纸、新闻和广告
现代影响舆论,制造信息茧房的是互联网

随着工具的越发先进,信息茧房的制造成本也更低
大家为了社交,也不得不选择跟其他人一样的交流方式,不得不接受同样的信息茧房
作者: 哇哇哇啊叭叭    时间: 2 小时前
  呱唧呱唧




欢迎光临 Project1 (https://rpg.blue/) Powered by Discuz! X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