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密室讲义】
其实推理界还有诸多类型的『密室讲义』
譬如日本推理作家二阶堂黎人在《恶灵之馆》中所阐述的一段讲义:
1. 特殊关门类型密室:
a. 由被害者自行关门上锁
b. 利用惯性、弹性或偶然的缘故,物理上自动的上锁
c. 利用两支不同钥匙的相互掉换而作成看似密室的状况
d. 从外面上锁,然后在破门入内时再把钥匙放进室内
e. 从动作或说话的暗示作成看似上锁的状态,然后在破门入内时再真正的上锁
f. 利用线、磁铁或其他工具从外面上锁
g. 利用不同的锁相互掉换而作成看似密室的状况
2. 特殊行凶手段类型密室:
a. 伪装成被杀的自杀
b. 看似被杀的意外事件
c. 由被害者本人导致死亡
d. 利用窗户的间隙等,利用飞刀等工具从外面行凶
e. 从外面直接杀害室内的人
f. 利用室内的机械装置杀害室内的人
g. 利用其他动物或植物杀害室内的人
h. 让凶器从室内消失而作成看似凶手在密室内行凶的状况
3. 特殊遁逸类型密室:
a. 凶手隐藏于室内,等待别人破门入内以后再离开
b. 行凶的真正时间比推测的更早
c. 行凶的真正时间比推测的更迟
d. 别人破门入内以后再把尸体移入室内
e. 凶手利用并非通常使用的进出口或秘道
f. 凶手经由特别的间隙(如位于高处的窗户)把尸体移入室内
而推理评论家东乡将“密室”划分为“A、机械装置型、B、时间交叉型、C、心理错觉型、D、视觉错觉型、 E、锁门死亡型、 F、其他”6种类型。
日本『本格派』推理大师我孙子武丸则针对“视线的密室”的构成阐述如下:
1. 目击者的证词是谎言。
a. 目击者便是凶手
b. 目击者为了维护凶手而说谎
2. 凶手在目击者看不见的期间进出。
3. 早在行凶之前凶手便已经进入。
a. 行凶之后,凶手以其他方法离去
b. 行凶之后,凶手仍然隐藏起来
c. 行凶的真正时间比想的更早,凶手在行凶之后便离去
4. 凶手在目击者看不见的位置行凶,然后离去
a. 使用遥远操控的装备行凶
b. 使用定时启动的装备行凶
c. 死者在密室以外被杀,事后凶手把尸体放进密室内
d. 死者在密室以外被击至重伤,然后自行无意或被迫至密室内
再诸如绫辻行人在《雾越邸杀人事件》中发表的『暴风雪山庄讲义』也姑且可以算作『密室讲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