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roject1

标题: RPGmakerMV里的人物像素太小,想改大点 [打印本页]

作者: yejie619    时间: 2016-8-18 16:12
标题: RPGmakerMV里的人物像素太小,想改大点
本帖最后由 yejie619 于 2016-8-18 16:13 编辑

RPGmakerMV里的人物像素太小,想改大点,虽然有大点的人物行走图,但是缩小会糊,和地图图块也不匹配。有没有什么好办法啊



作者: Jason233    时间: 2016-8-18 17:01
单张行走图文件名字前面加个$试试.
作者: chenyilindzh    时间: 2016-8-18 17:37
看你的图片,把单张像素改为288*144就行了
作者: 御曹司    时间: 2016-8-18 18:33
直接把你的行走图导入就能用了。

作者: 玄天    时间: 2016-8-18 18:57
御曹司 发表于 2016-8-18 18:33
直接把你的行走图导入就能用了。

然而并不能,要像2楼说的那样在前面加$
不加的话会自动当成4X2的行走图集合的规则来分割素材
作者: congwsbn    时间: 2016-8-18 19:37
放大缩小的时候 变化插值的地方选“邻近”就不会糊了。不过缩小的会有点错位……
作者: yejie619    时间: 2016-8-18 20:47
Jason233 发表于 2016-8-18 17:01
单张行走图文件名字前面加个$试试.

像你说的果然可以啊,谢谢,不过这到底是什么原理啊。还有,因为这个人物没有衣服,可否导入纸娃娃系统里
作者: yejie619    时间: 2016-8-18 20:53
yejie619 发表于 2016-8-18 20:47
像你说的果然可以啊,谢谢,不过这到底是什么原理啊。还有,因为这个人物没有衣服,可否导入纸娃娃系统里 ...

好的,谢谢
作者: 玄天    时间: 2016-8-18 22:58
yejie619 发表于 2016-8-18 20:47
像你说的果然可以啊,谢谢,不过这到底是什么原理啊。还有,因为这个人物没有衣服,可否导入纸娃娃系统里 ...


这是个历史遗留问题(?),默认的那种几个人物拼在一起的素材规格是RM2K、2K3的默认样式,由于RM2K系在日本知名度很高,许多日本RM用户已经习惯了这种素材规格。
但是到了RMXP的年代改成了你那种单张的素材规格,很多老RM用户不满,所以EB在RMVX之后恢复并兼容了两种模式,以多人为默认,单人的以文件名前加$来区别。直到现在的MV。
作者: 苍刃君    时间: 2016-8-28 08:19
玄天 发表于 2016-8-18 22:58
这是个历史遗留问题(?),默认的那种几个人物拼在一起的素材规格是RM2K、2K3的默认样式,由于RM2K系在 ...

加$具体是什么作用啊
作者: 雾影药师    时间: 2016-8-28 09:21
原来可以这样做,受教了
作者: 玄天    时间: 2016-8-28 17:04
苍刃君 发表于 2016-8-28 08:19
加$具体是什么作用啊

让系统识别你的行走图为3×4的单张。不加$的时候系统默认识别为(3×4)×8,也就是8人一组的行走图组。
你看看默认素材里的gate跟actor1那些的区别就知道了
作者: 苍刃君    时间: 2016-8-29 07:02
玄天 发表于 2016-8-28 17:04
让系统识别你的行走图为3×4的单张。不加$的时候系统默认识别为(3×4)×8,也就是8人一组的行走图组。
...

了解,还有别的前缀吗?
作者: 鑫晴    时间: 2016-8-29 07:15
本帖最后由 鑫晴 于 2016-8-29 07:19 编辑

http://miaowm5.github.io/RMMV-F1/
角色行走图 (img/characters)
这些图片主要用于在地图上显示的角色图像。
角色图像大小任意(通常为48x48),一个角色元包含四个方向的行走图(上、下、左、右)和三帧的步行样式,总共12帧,按规定的顺序排列。 一个行走图文件包含纵向两个角色元,横向四个角色元,总共八个角色元。该角色单帧图片的尺寸大小为此文件的 1/12 宽度 1/8 高度。 为了让角色与建筑物的重叠看起来更有真实感,角色显示时比地图元件高 6 像素
在文件名前面加上半角符号“$”,那么该文件就只能容纳一个角色元
在文件名前面加上半角符号“!”可以取消角色比地图元件高 6 像素的效果以及经过流体属性图块时的半透明效果。大多用于物件类的角色,如门和宝箱。
$”和“!”可以同时使用。






欢迎光临 Project1 (https://rpg.blue/) Powered by Discuz! X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