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roject1

标题: 从妄想者到救世主 [打印本页]

作者: 哇哇哇啊叭叭    时间: 2022-11-7 20:24
标题: 从妄想者到救世主
本帖最后由 哇哇哇啊叭叭 于 2022-11-8 13:04 编辑

很难想象,没有插图的阅读到底是怎样一个世界。说起来,从前的报纸竟然是不带插图的,让人有种不明的陌生感。限于网速和倾诉欲,只能在有机会的以后才能再把插图补上了。


  蝙蝠侠的效仿者:“我跟你到底有什么区别!?”
  《黑暗骑士》很难不有对“义警”的审慎反思。

  海瑟薇:“你为他们付出的还不够吗?”
  蝙蝠侠:“还不是全部。”
  海瑟薇的眼中,从之前对富人的蔑视,到对大男孩英雄的不信任,经过愧疚,最终到达了内心深处。(嗯,看来,通往女性的心路,未见得必须通过某处哈)

  《蚊子海岸》《侠探杰克》《项塔兰》《墨攻》都塑造了带有救世主光环的英雄。在这些人身上,都折射出对世俗人情的木讷、背离、疏远和离经叛道。


  是什么组成了这些人的精神内核呢?



作者: 奥莉欧娜    时间: 2022-11-8 06:58
本帖最后由 奥莉欧娜 于 2022-11-8 07:17 编辑

这首先要明确对“救世主”的定义。

【1】如果是指狭义的,旨在满足自身价值需求那种”救世主“,那所需要的条件将十分单纯(不一定简单):那就是能力

只要能足够的能力,(财力/势力/超能力),那一个人大可以随时成为自己心目中的“救世主”,无论反派和旁人再怎么质疑,他始终可以回答:我问心无愧。

值得注意的是,我这里说的“满足自身价值”并不是只为一己私欲,实际上这通常包含着无私的奉献,甚至是自毁精神。以帮助和拯救他人为己任,否则如何能称之为救世主呢?

【2】如果你指的是广义的救世主,也就是事实上在历史和社会尺度上拯救了他人的救世主,那我想其核心在于其是否有发现问题

一个人如果要在社会历史层面被人承认为”救世主“,那需要的肯定不是他肉身闪现开团救下1-1000个人的生命。他必须能够认识并明确世界存在的问题。

如果人们生活贫困,朝不保夕,街头到处是吸毒的流浪汉,那么他需要能认知到导致这种贫困的根本原因是什么。是城里组织贩毒的大毒枭?还是为富不仁的腐败市长?亦或是更大尺度的,城市/国家的产业/政治结构有问题?

如果这些不幸来自于一个邪恶的组织,那么他需要认知并战胜这个组织。但如果他战胜了这个组织却没有解决这一问题,那么就说明他并未真的发现问题,他只是一个狭义的救世主(尽管其依然值得尊敬)

一个广义的救世主,一定是可以正确认知并发现问题的存在。
作者: 89444640    时间: 2022-11-8 08:04
根本原因在于制度
救世主的尽头是共…哔…………
你的消息不知名国家屏蔽
作者: 哇哇哇啊叭叭    时间: 2022-11-8 20:01
本帖最后由 哇哇哇啊叭叭 于 2022-11-8 15:21 编辑
奥莉欧娜 发表于 2022-11-8 01:58
这首先要明确对“救世主”的定义。

【1】如果是指狭义的,旨在满足自身价值需求那种”救世主“,那所需要 ...



  或者这两种情况是兼有的,同时也是兼无的呢!?现实世界里的事,谁又能说得清呢?

  能力。《墨攻》里的刘德华具有墨家的深厚战争科学的知识,能做到一箭退兵,一言立尸;也有大无畏精神,冒着与家族、宗教、亲人决裂的风险,来到一处风雨飘摇的四战之地。
  但他会不会成为墨家的领袖呢?会不会成为梁王、会不会成为天下的领袖呢?个人觉得他连存续都是个大问题。所以在存续这个方面他是无能的。

  发现问题。可能这个事情可以这么看:人无自性。呃...就像《变种异煞》的伊桑,哥哥、家庭、社会都站在他的对立面,令他缺失大量情感认同和包容,就容易从“伊桑←→哥哥”,经过“哥哥←→苹果”、“苹果→←火星”,得到“伊桑→←火星”的情感倾向。开始这种倾向是混沌、无法被概括出来的,但久之“火星”的概念就会被抽离出来,跟伊桑的自我实现绑定,同时带着对哥哥、家庭、社会的排斥感,变成伊桑坚不可摧的梦想。
  革离认为拯救梁国是对,墨家拒绝援救是错;拯救梁国百姓是对,纵容梁王是错。但电影中其实还有一条暗线:相对于通过吴奇隆、范冰冰等功勋、王族的行为、态度营造出梁王实乃肆意无耻卑鄙之人也的情感感受;通过墨家整体意志与德华背离的情况也会引发一些思考;另外,梁王及赵王作为整部影片中的权力天花板,一个性格自卑刚愎自用唯利是图,一个发动侵略,似乎也都不是正面角色,也会造成权力、能力与善恶的强烈戏剧冲突。


作者: asukalin    时间: 2022-11-8 21:00
本帖最后由 asukalin 于 2022-11-8 21:22 编辑

楼上各位好厉害,这么点字居然也能看懂在说的是什么话题……

猜测是因为楼上都看过主楼贴出的四部作品。
而我只看过刘德华的《墨攻》,所以思路接得不是很上。
(这也说明了一部作品,标题虽然就短短几个字,但就那短短几个名字能起到多么强大的“表达”功能)

我印象中《墨攻》是一部很独特的古装片,虽然时代设定在先秦,但基调和背景都很现代,可与同期的诺兰《黑暗骑士》三部曲直接类比。毕竟墨士和蝙蝠侠一样,都是“侠士”。

可以说,侠士和儒士在根本上就不是同一类人。虽然都是理想主义者,但儒士想要的是美好世界,侠士想要的是事实正义。
当有人在面前受苦受难,儒士和侠士都会出手,但儒士出手是因为他觉得这样做是好的,是善的,是符合君子之道的,是可以让这个世界变得更美好的。而侠士出手,是因为他觉得自己的努力能够让受苦者的生存状况得到改善。
就是说,侠士的所作所为在本质上就是非政治性的。所谓的“行侠仗义”更多的应该说是一种道德实践。

侠士是无法救世的。从一开始起,他想要的就不是救世,而是救人。
作者: 奥莉欧娜    时间: 2022-11-9 00:15
哇哇哇啊叭叭 发表于 2022-11-8 20:01
或者这两种情况是兼有的,同时也是兼无的呢!?现实世界里的事,谁又能说得清呢?

  能力。《墨攻》 ...

我觉得还挺简单的。

实际上你举的例子里几乎全是狭义救世主。注意,狭义绝非是贬义。他们总结出来的问题几乎都落到了一人,一国,一战之上。我觉得这都不是真的发现问题,而是时势造英雄,在那个时间那个地点他们认为自己需要那么做。

另外,你第三个自然段的回复......恕我水平有限,我是真的没看懂。我已经十分努力去理解了,但还是没法组织出一个点来。还望解惑。
作者: 澡堂薯片    时间: 2022-11-9 01:26
奥莉欧娜 发表于 2022-11-9 00:15
我觉得还挺简单的。

实际上你举的例子里几乎全是狭义救世主。注意,狭义绝非是贬义。他们总结出来的问题 ...

狭义和广义也许都需要兼顾才是真正意义上的救世主吧,广义上解决大多数人的问题,但是难免屠龙者终成恶龙,这时候需要狭义上的自我牺牲,最后真正做到救世。
作者: 奥莉欧娜    时间: 2022-11-9 01:28
本帖最后由 奥莉欧娜 于 2022-11-9 01:51 编辑
asukalin 发表于 2022-11-8 21:00
楼上各位好厉害,这么点字居然也能看懂在说的是什么话题……

猜测是因为楼上都看过主楼贴出的四部作品。


这位楼主是论坛里眼熟的思想家,总是在进行大量思考,并且经常在论坛分享他的迷思。遗憾的是,绝大多数时候我也读不懂他的表达。不过人家也不是在说教和传播,自然想到哪里说到哪里。

我很赞同你说的”侠士“和”儒士“。尽管这两者和狭义/广义救世主有微妙的差别,但无伤大雅。

侠士的视角是人的视角,也是最容易触动旁人的,毕竟我们每日的生活不都是从自身出发吗?几乎所有的主旋律超级英雄作品全是这个类型。从个体出发,通过拯救/打败个体来实现价值。无论超人/钢铁侠/蝙蝠侠,甚至战狼也好,印度神剧也好,他们都是具备常人所不具备的超能力/装备/武力,以此从暴力层面对事情进行干涉。毕竟暴力是人类最原始的语言,也往往是最有效的。

儒士则更多站在宏观的视角。说句直接的,古今中外人类的许多”儒士“,远到西方哲学思想家们,近到我们熟知的百家争鸣,甚至就存在于我们身边的键盘政治家们(比如我),都可以笼统地归类到一起。说直白一点,有点类似于一个玩家玩经营游戏,从统计页面来了解和调整自己的策略。

但这个主题讨论的时候用了”救世主“一词,这就很微妙了。主要是”救世“这个概念太大了。就像世界和人的关系一样,世界是无数人共同运行后得到的结果,它具备宏伟的惯性和系统性。

侠士们的救世,就像雪崩之后为人们撑起一片避难所,更有强者能劈开雪浪守住自己身后的弱者。

但儒士,则是通过观察雪崩的过程,认知到雪崩发生的条件,采取措施阻止并预防新的雪崩发生。

因而前者需要的是暴力,后者需要的是认知的能力。
作者: 奥莉欧娜    时间: 2022-11-9 01:45
澡堂薯片 发表于 2022-11-9 01:26
狭义和广义也许都需要兼顾才是真正意义上的救世主吧,广义上解决大多数人的问题,但是难免屠龙者终成恶龙 ...

实际上那两者不是对立或者两面的,更像是一个包含的关系。一个广义的救世主如果不具备足够的能力与行动力,那么ta恐怕难以被称得上救世主,最多是一个理论思想家。如果真的要“救世”,不但要能找到问题的结症在哪里,还必须得能下场操刀解决结症,不然就只是一个泉水指挥官,称不上是救赎主。

但话又说回来,“救世”这个概念真的太大了,就算真的达成了普遍意义上的“救世”,也可能面临许多人不承认你的结果。

毕竟我认为在理论上不存在皆大欢喜的结局,就算大多数人受益了,也必然会有部分人因此遭受损失。“救世”是以大多数人的利益为准则?还是符合自身价值观来决定?

而在真实的世界中,话语权这个东西又将问题进一步复杂化。比如社交网络的主题用户和不怎么在网络上发声的人群,到底孰多孰寡?到底如何判断算不算“救世”?这一类问题的探讨争议性太强,所以现实和作品里鲜少有人以“救世主”自居,这个词出现的时候多是宗教场合。而宗教是不会深究这背后的逻辑的,宗教天然带有一种绝对的气质,所以可以自然而然使用“救世主”一词。
作者: 哇哇哇啊叭叭    时间: 2022-11-23 18:52
本帖最后由 哇哇哇啊叭叭 于 2022-11-27 09:50 编辑
奥莉欧娜 发表于 2022-11-8 19:15
我觉得还挺简单的。

实际上你举的例子里几乎全是狭义救世主。注意,狭义绝非是贬义。他们总结出来的问题 ...


  这是个个人使用的、民科心理工具,用来解释人的情感倾向成因及发展趋势。带箭头的图是最准的,翻译成文字的话,信息会有点损耗,不过应该也不难理解:恨屋及乌。

  1. 情感是可以黏连的,人对某对象的情感,能传递到与该对象接近的另一对象上。搜了一下,感觉“光晕效应”就是这个意思。
  2. 对象间的“接近与否”,是相对的。比如大家跟自己的兄弟媳妇关系好,但肯定不会好过跟兄弟的关系,对吧!?但如果大侄子出生了,那么大侄子就比兄弟媳妇和兄弟更近便了(嗯,应该不会有人否定这个是):两个对象若是“相近”,也只能是跟其他“相远”的对象比较。
  3. 情感只有两极:爱和厌。
  4. 人对A的恨,经过A对B的恨,最终能得到人对B的爱。

  “伊桑←→哥哥”,经过“哥哥←→苹果”、“苹果→←火星”,得到“伊桑→←火星”。解释的是“伊桑为什要去火星”:因为其个人成就感与“去火星”绑定了;与“地球”相比,“火星”更容易让伊桑在情感上接纳。
  成因顺序可以是:
  伊桑感受到家庭与社会的背弃,其焦点在哥哥身上。
  哥哥对伊桑也比较排斥。
  伊桑讨厌哥哥,最讨厌的是,其坐拥天赋,缺守宝山虚度年华:傲慢。
  在玩游戏时,哥哥咬了苹果。那是因为,他压根儿不把这个游戏、苹果所代表的意义当回事。
  苹果在游戏里代表“火星”。
  敌人的敌人就是朋友,伊桑喜欢火星,不喜欢地球。火星看起来那么宽容、公平、有人情味儿;地球那么苛刻、不公、肤浅。伊桑要完成一项壮举,那就是去火星。去火星是个很艰难的事,就算是整个世界里最优秀的人,也未必做得到!那么自己完成一件世俗社会的精英难以做到的、具有宽容公平人情味的事,在“能”和“德”上便占据了优势。






欢迎光临 Project1 (https://rpg.blue/) Powered by Discuz! X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