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roject1

标题: 看了《戏台》,没想象中开心 [打印本页]

作者: 哇哇哇啊叭叭    时间: 2025-8-1 23:23
标题: 看了《戏台》,没想象中开心
  
  觉得电影缺少灵气。
  
作者: 马铃薯条    时间: 2025-8-4 10:28
话剧味儿太浓了,所有人时时刻刻都在紧锣密鼓地说话。
作者: 小怪兽奇奇侠    时间: 2025-8-4 10:52
我也看了,老头子从怕死没骨气到坚持老祖宗的东西转变的有点突然,一下子什么都不怕了。再说,祖宗之法不可变多少有点风见思想,要与时俱进,不改剧本硬刚军阀和不肯过江的霸王有什么区别。然后就是大帅问为什么剧本要写霸王自刎,就没人告诉他历史就是那样的吗?
作者: 哇哇哇啊叭叭    时间: 2025-8-4 11:45
小怪兽奇奇侠 发表于 2025-8-4 05:52
我也看了,老头子从怕死没骨气到坚持老祖宗的东西转变的有点突然,一下子什么都不怕了。再说,祖宗之法不可 ...


  
  ①或者侯班主在看到戏一字未改的时候的反应偏低头沉默那种调调会不会更自然。不过这玩意陈老应该是琢么了很久,他有什么更复杂的想法也说不定。
  ②人越老,越对超自然力量、仪式形式感兴趣。可能这跟心理期望的强度有关。
  ③有时候人会生一股子邪气,非得要什么事成什么样不可。改不改剧本在那个时候的娱乐圈或许是个很重要的事情吧!?一是他们已经吃饱了不改剧本的红利,收获的马屁、金银、香车、美女、大房子、逼格,都是很好的强化剂。二是人是盲目的,或者说真理也有它虚无的一面,那个圈子里的人不仅拥有话语权,且拥有过人的眼光,能够鉴别“这是不是戏”。三是他们的反应,或许应该有种科学解释,比方说他们进入了某种应激状态,拥有很强的使命感等等。什么时候“不撞南墙不回头”,什么时候“君子不立于危墙之下”终究是个质性判断,真正重要的判断常常是质性判断,它是没法儿完全用逻辑解释,没法量化的。
  ④说了也没用吧!?姜武应该是为大帅写了很长的小传,或者陈老为大帅下了很大心思。大帅其实是个人精。他固有见到美腿流哈喇子、上杆子讨好玩具姨太不得法、傻了吧唧跟老乡聊天的行为,但他也有先恐吓、后拉开距离、最后使用真理的算计;也有在后台斜眼看别人冷静思考的时候,估计他那时想的是“馁们这些人排挤我们外乡人,跟当年他们排挤劳资一样。”;也有大嗓上台开嗓台下人嘘声一片、金啸天上台一嗓子点醒他什么是细糠的镜头。按照大帅的视角看,其实开国大戏是京剧是川剧,让一流演员还是三流角色演本来就没怎么上心,这个可以理解为他首先轻敌。然后他遇到大嗓,因为对京剧不了解,也缺乏深入市场调研,所以认为大嗓很懂京剧。后来又因为极小概率事件,他分别从大嗓、侯班主、恭叔嘴里验证了大嗓就是金啸天的事情,最终导致他决定让大嗓担纲开国大戏。
  后来他也从一众圈内大佬的反应和演员演出的对比中醒悟了,但他已经丢了大脸,而且在兵凶战危的修罗场里也产生了极其扭曲的心理状态,所以索性就更任性了。
  大度地认错、尊重历史,和醒掌杀人权、醉卧美人膝哪个是他需要的、想要的呢?
  
  
作者: 无忧谷主幻    时间: 2025-10-1 20:48
已经很久不看电影了
作者: asukalin    时间: 6 天前
《戏台》的观众们嘲笑京剧,憎恨老北京垄断高雅文化的话语权。然而京剧只是一个占位符,那个符号的位置上可能是任何其他东西。不一定是艺术,也可以是任何一种文学,任何一种学术,任何一种商业,任何一种情感,任何一种科学技术。

八十年后的人们,会像今天的人们嘲笑京剧一样嘲笑市场和大学。

到了那个时候,如果我在阅读21世纪文学时感动流涕,为“后现代之死”忧郁不止,甚至天天以头撞墙,渴望“死在21世纪的大地上”,也“不想要22世纪的月球”,感叹着“还是21世纪的人写的文章好啊”,22世纪人会不会嘲笑我是老古董?把我的话解读成“21世纪文学不可灭”?感到自己22世纪人的文化受到了复古思潮的威胁,然后众志成城,带着怒火跑来我家,试图烧毁我的书房?
作者: asukalin    时间: 5 天前
本帖最后由 asukalin 于 2025-11-5 17:10 编辑
哇哇哇啊叭叭 发表于 2025-8-4 11:45
①或者侯班主在看到戏一字未改的时候的反应偏低头沉默那种调调会不会更自然。不过这玩意陈老应该是 ...


确实没有aura,因为是21世纪的院线商业片吧,太有aura成本会高。
(本雅明的aura哦,翻译叫“灵气”,请让我用外国话高雅一会儿!)

“一股子邪气,非得什么事成什么样不可”
这种事会更常见在年轻人之间吧。我觉得。
结局那儿我原本以为金老板想妥协,毕竟他是老江湖,之前剧情中他也一直置身事外,不容易被气氛带走。但最后竟然是他带头做了那种堂吉诃德式的中二病愤青行为,我挺惊讶的,现在想想确实很突兀……

但无论哪个结局,都有它的道理。项羽过江或自刎,都有它的道理。不过那是不同的两个故事了。如果是RPG可能就会给你一个分支,解锁两个结局吧。“后现代”的悲剧性不基于天命不可改,而基于选项太多带来的意义丧失。如果让我选,我宁可弃权不选。编剧爱怎么写就怎么写,干嘛要咨询观众我的同意?


推荐分享一个节目:万万没想到,现在的喜剧不好笑是因为……?【阅片有数·喜剧特别策划】
作者: asukalin    时间: 前天 19:44
本帖最后由 asukalin 于 2025-11-7 21:00 编辑
哇哇哇啊叭叭 发表于 2025-8-4 11:45
①或者侯班主在看到戏一字未改的时候的反应偏低头沉默那种调调会不会更自然。不过这玩意陈老应该是 ...


再回来说几句。4楼的四点一段段读下来,还是挺惊愕的。不仅我和你看见的大帅不是同一个人,而且我和你看的还不像是同一部电影。
这层楼本身也修改重发十几遍了,依旧不觉得它有效表达了任何东西。人是越活越孤独了。




欢迎光临 Project1 (https://rpg.blue/) Powered by Discuz! X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