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省六部制
开放分类: 中国、古代、改革、变法、行政制度
三省:中书省、门下省、尚书省。
六部:吏部、户部、礼部、兵部、刑部、工部。
三省六部制是西汉以后长期发展形成,至隋朝正式确立,唐朝进一步完善。
唐朝的三省为中书省、门下省、尚书省。中书省负责定旨出命,长官中书令二人,门下省掌封驳审议,长官侍中二人,中书、门下通过的诏敕,经皇帝裁定交尚书省贯彻。尚书省职责为执行,长官尚书令一人,副长官左、右仆射各一人。
尚书省下辖吏、户、礼、兵、刑、工六部,长官尚书,六部分理各种征政事务,每部又领四司,计24司。
三省长官共议国政,执宰相之职,他们议政的场所叫政事堂。尚书令位高权大,自隋以来,基本不设(炀帝曾封杨素为尚书令),加之唐太宗曾任此职,故此后,唐朝不再授人以尚书令之职。左、右仆射代领尚书省事,亦职为宰相。
唐太宗在贞观年间常以品位较低的官员同三省长官共议国政,加以“参知政事”、“参预朝政”、“参议得失”等名号,执行相职。以后又出现“同中书门下三品(简称同三品、一度改称同二品)”、“同中书门下平章事(简称同平章事)”等宰相名号。
从唐太宗开始的这些做法,表明皇帝任用宰相的范围扩大了,已不限于三省长官;宰相成员增多,既便于集思广益,又使之互相牵制,从而避免出现权臣专权的局面。这样,大大加强了中央集权,防止了皇帝大权旁落。
至宋代,另使枢密院掌管部分军权,以牵制武将、分散相权;另设三司掌财政,宰相理行政。三省六部之外另设“中书门下”。
至元代。废三省制,只保留中书省,行一省制。中书省设左右丞相。
写的很有随意性……说鸟
以下引用精灵使者于2008-3-27 10:06:18的发言:
最近我又在忙发布呢~~所以,超级斑竹是块砖。哪里需要就往哪里搬。
话说...我准备要骑自行车环游中国...到时候走到哪...请各位多多照顾- -|||
以下引用无逸十二于2008-3-30 0:31:29的发言:
以下引用精灵使者于2008-3-28 23:19:14的发言:
挺古老的故事的说。
如果是我写恐怕就写成科幻的回忆录了。
另:心情的对白么……我还记得那个帖子的说……
[本贴由作者于 2008-3-28 23:20:31 最后编辑]
以下引用十翼于2008-3-29 23:25:50的发言:
话说...我准备要骑自行车环游中国...到时候走到哪...请各位多多照顾- -|||
好吧.你赢了.
话说.这坑居然有填,(我或许不该这么惊奇.).
以下引用风雪优游于2008-3-30 20:29:23的发言:
以下引用十翼于2008-3-29 23:25:50的发言:
话说...我准备要骑自行车环游中国...到时候走到哪...请各位多多照顾- -|||
好吧.你赢了.
话说.这坑居然有填,(我或许不该这么惊奇.).
谁赢了?
以下引用风雪优游于2008-3-30 20:29:23的发言:
以下引用十翼于2008-3-29 23:25:50的发言:
话说...我准备要骑自行车环游中国...到时候走到哪...请各位多多照顾- -|||
好吧.你赢了.
话说.这坑居然有填,(我或许不该这么惊奇.).
谁赢了?
其实这是11的口头禅……
以下引用傅立叶级数于2008-4-1 23:24:46的发言:
LZ,你不了解,你什么都不了解。以一个局外人的身份写出这些文字,怕是知道这一切的人看了不知是该哭还是该笑了吧
另外,幻森是个好论坛。请不要随意对她下结论……
大概以后看到这个文。。会万分自我厌恶吧。。。
欢迎光临 Project1 (https://rpg.blue/) | Powered by Discuz! X3.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