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收藏本站|繁體中文

Project1

 找回密码
 注册会员
搜索

操作系统的革命(Revolution OS)

查看数: 2729 | 评论数: 6 | 收藏 0
关灯 | 提示:支持键盘翻页<-左 右->
    组图打开中,请稍候......
发布时间: 2010-7-6 14:11

正文摘要:

本帖最后由 DeathKing 于 2010-7-8 09:13 编辑 * }2 ^- |0 u6 U% P7 z 2 G* a, \3 ?& b2 ]+ {) s+ U/ O) ?6 f   " a) m& F& A% r# {, J; E6 v  在微软垄断下有一件东西永远它永远不会给你真正的自由。也正是 ...

回复

紫苏 发表于 2010-9-1 08:22:06
回复 wangswz 的帖子8 ~+ L! U# q7 M  x

$ t1 t7 L1 @2 B  a* c, SLinux 的吉祥物——企鹅 Tux
+ J. @- w" t5 y+ T2 p& x% D- n8 lhttp://en.wikipedia.org/wiki/Tux
$ T0 b6 `/ ~# OTux 1996 年诞生,疼逊 1998 年创立 XDDD
wangswz 发表于 2010-8-31 12:36:45
为什么像是腾讯企鹅。。
轮回者 发表于 2010-8-26 14:01:16
Linux很好用的,尤其是在假设服务器的时候。2 B; J1 P8 [/ E  {" G
问题是,在MS Office 系列的办公软件主导市场的前提下,推广Linux,很困难。
紫苏 发表于 2010-7-8 10:02:13
埃里克·斯蒂芬·雷蒙一开始自述的那件与微软高官巧遇的事里面的对话其实还是蛮风趣的,充分揭示了微软在开源冲击下的压力。微软其实没什么错,就是垄断太厉害了……DeathKing 发表于 2010-7-8 09:20

% k% P. {) M7 g- d9 @1 S7 Q: C: a4 ?* K0 X4 O
I'm your worst nightmare! XDDD
: ]( u) c1 l9 c3 L3 k& A; u  Z5 |/ g! p& _3 e3 {
微软的垄断也是手段高明的一种表现,抛开人类对“自由”的价值观不谈,单从商业角度来看,微软的成功也是值得肯定的。如果微软的产品没有亮点,没有 Charles Simonyi 等人的努力,当年的 Windows 1.0 又岂能一鸣惊人,技压群雄,MS Office 系列的办公软件又岂能主导市场?可叹的是他们最近下坡路走得太多了,哎~曾几何时,有一个美丽的小女孩,她的名字叫小薇,她有双温柔的眼睛,她悄悄偷走我的心……
6 D+ l6 n: u$ c! y) i$ {/ ]/ J* ]另附我学校的资料:http://en.wikipedia.org/wiki/University_of_waterloo
DeathKing 发表于 2010-7-8 09:20:50
呵呵,很棒的纪录片,最后的音乐很有喜感
7 v1 g" K7 N7 a+ W4 ^  P
) e) i. H  z: u# m% M9 Z* J微软在垄断市场方面颇有不少广为人知的手段,其中一个和我有点关 ...
3 g# v! y# U& i  V紫苏 发表于 2010-7-8 07:34
$ s* V, {3 @/ Y/ Y! o: H4 _

+ F* |, w. q; H- h, w7 A/ }* e1 B' j8 ~& s, K, _! s$ i" ?
其实有时候我很佩服那些为自由软件付出努力的Hacker们,他们不计报酬的日以夜继的编写代码来完善各种自由软件,为用户提供了方便。
) G, `8 m* H1 t  Z- f- t! e) z6 h7 V6 U3 m) u$ K+ k
特别是看到斯托曼还有其他几个开源界的大牛的执着,甚是感动。早期的Hacker才是真正的牛人,对着只能显示简单字母的计算机敲着无数行的代码,编写、编译、调试,真的,我们今天的幸福生活来之不易。" |# u. e4 F. Z1 p; |3 O; L

9 E4 B2 \& S/ x  I1 x埃里克·斯蒂芬·雷蒙一开始自述的那件与微软高官巧遇的事里面的对话其实还是蛮风趣的,充分揭示了微软在开源冲击下的压力。微软其实没什么错,就是垄断太厉害了……
7 H0 A* K# m) m' U6 f/ T* _2 K
9 f$ @. I, A  n' q1 f8 ^! T; P# p/ K1 oPS.求大学名。
紫苏 发表于 2010-7-8 07:34:16
呵呵,很棒的纪录片,最后的音乐很有喜感
* ?7 V* c1 E" h4 Q6 R# B# q* m
2 ]" Y9 {3 ^% X, P微软在垄断市场方面颇有不少广为人知的手段,其中一个和我有点关系的,就是八年前微软和我们学校签订的一个颇有争议的协议,协议内容是让 ECE 课程介绍微软的 C# 语言,使用 .NET 框架发展计算机工程学的各种课程,换来的回报是微软提供的几百万美刀的资金。很明显微软是在预工作场合推广自己的品牌技术,可喜的是我们数学系(计算机属数学系)没有受到影响
拿上你的纸笔,建造一个属于你的梦想世界,加入吧。
 注册会员
找回密码

站长信箱:[email protected]|手机版|小黑屋|无图版|Project1游戏制作

GMT+8, 2025-5-24 06:17

Powered by Discuz! X3.1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