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RyanBern 于 2015-11-27 20:47 编辑 此脚本包含设置区域,如果不进行设置是无法正确使用的。 设置区域为脚本的71~217行(行数以楼主在主楼贴出的脚本为准),每一部分都必须进行正确的设置。 1. 73行:设置种子的物品ID 在这里你需要设置什么样的物品是所谓“种子”,需要将对应物品的ID填写在数组中。填写的顺序建议为种子的价值或者稀有度,由低到高填写。例如,如果你写SEED_IDS = [1,2,3],那么1号~3号物品就是种子,并且1号种子最普通,3号种子最稀有。设置完毕后,请牢记这里的设置顺序,在后面的设置里面需要这个顺序。 2. 77行:设置收获 SE 设置收获物品时播放的 SE 3. 80行:设置是否显示全部种子 设置选择种子时的显示模式,如果设置为true,则选择种子时会将1中所有种子都列出来,玩家没有持有的种子会显示为灰色;设置为false时,选择种子时只会显示玩家已经持有的种子,没有持有的种子不会显示。 4. 86~98行:设置种子生长时间 格式为'when 物品ID then 等待时间',等待时间的单位是秒,含义就是该种子从种下到收获需要等待多长时间。在这里需要注意,这个种植系统是使用两个种子进行种植,然后收获一件成品,所以实际等待时间为所选两个种子的平均值。 5. 108~117行:设置成品的生长阶段 在这里解释一下,将不同种子的组合种下会得到不同的成品,而不同成品所对应的生长阶段数是不同的。所谓生长阶段就是在生长期间,地图上的图形会改变多少次。设置格式为'when 成品ID then 阶段数',如果不进行设置则默认是3个阶段。 注:成品ID即为成品的物品ID。 6. 141~159行:设置成品 这里比较复杂,你需要根据1中的设置进行。该种植系统需要使用两个种子进行种植,例如你在1中设置的SEED_IDS = [2,3,5],请记住2,3,5所对应的数组索引(即在数组中的顺序,从0开始计算,因此2对应的索引是0,3对应的索引是1,5对应的索引是2)。然后在这里设置种子组合使用后可能会得到的成品。两个种子组合服从加法原则,即将两个种子所对应的索引相加。所以,如果最大索引是m,那么理论上最多能出现0~2×m种组合,你需要对这些组合进行设置成品。 设置格式'when 组合索引 then [成品ID, 成品ID, ...]',后面的数组表示可能收获的成品,如果设置为多个则从中随机选取成品。 例:when 2 then [10, 11] 当两个种子的索引之和为2时,成熟后将随机收获10或11号物品。 7. 187~216行:设置图形 分为两个部分,设置各个阶段的图形,和设置成熟后最终的图形。 格式为'when 阶段 then [行走图文件名, 行走图X, 行走图Y]'和'when 成品ID then [行走图文件名, 行走图X, 行走图Y]' 由于一个行走图有4×4个图形,所以使用时需要用行走图X和行走图Y来指定你究竟想使用哪个图形。 注意:设置阶段时要注意数目,最小的数目不能小于5中所设置阶段数的最大值。另外,所有作物的阶段图形都是相同的(无论是什么样的成品),但是最终成品的图形是不同的。 使用的方法非常简单,只需要新建一个事件,然后在事件内容的第一行使用事件指令中的注释,输入Garden Event即可。 哪个地方不清楚请在下面回复。 |
这个脚本真的很重要,所以希望各位大大能帮帮忙。 |
站长信箱:[email protected]|手机版|小黑屋|无图版|Project1游戏制作
GMT+8, 2025-2-17 04:56
Powered by Discuz! X3.1
© 2001-2013 Comsenz In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