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觉无所谓吧,反正我自带翻译功能 看的懂,但是不会写... ... 和古代文盲一样大家完全可以语言交流 但叫我写,饶了我吧 ![]() |
本帖最后由 零教授 于 2018-1-5 08:17 编辑 从客观角度出发,英文中的缩写和简写会和简体字与繁体字之间的差别很类似,因为总体上算一种语言。 英文会把较长的、较复杂的、较专业的、使用频率又较高的词组简写,WTO、HIV、ICBM、RM等等。 这么做是因为使用频率太高以至于到日常级别后,效率就显得太重要了。 同时英文还存在英英、美英的区别,英英里的color被美国人简写成colour,虽然只简化1个字母但是一般外语者都喜欢写简单的,也是美英使用者多的一个原因,此外subway和underground(tube是口头语或俚语,类似把土豆叫洋蕃薯这样的叫法,书面别用)这差的字母就多了。 不过有些文字方面繁体汉字和简体是差出了英文缩写的地步,“忧郁的台湾乌龟” 这样一来就回到效率性的问题上来,作为日常用字,如果对两种类别都掌握的差不多或者稍微偏向繁体一边,在使用时基本是要优先使用简体的,因为它省时间啊,虽然在汉语外语使用者眼中阅读速度上两种文字是几乎没有差别的(人脑的文字识别在接受汉字这种象形文字时转化率比英文字母文字要高,因此繁体甚至还要更容易被理解),但是在熟练者眼里简体字一般阅读起来较快(图形识别次数较多会形成条件反射,反射弧长度与接受刺激时长有关,而有关图形的刺激往往是绘图的笔画数)。 能节约时间去阅读,就可以干更多的事了,高效率是绝对的。 但是同样客观的,在熟悉繁体而不熟悉简体字的人眼里,简体字阅读起来比较累,这就要横算面向人群的比例和成本了。显然,数量上占有的简体人群就国内制作者而言大部分情况下是第一优先级的,那就得把繁体往下靠(甚至不如英文、日文优先级高) 此外第三个方面,就专业和艺术领域而言,复杂的文字是有优势的。伽利略说过,简洁是美,但是这局限于生产和科学领域,只不过这是大多数领域了,在这些领域都讲求高效。 然而艺术领域,或局限于叫字形艺术领域,复杂就是美。就文字而言,标题是要求复杂性的最普遍的方式。世界贸易组织的工作报告标题肯定是《XXX of World Trade Organization》而不是WTO,正式性和专业性是一方面,但更重要的是标题不需要严格的高效,而恰恰是需要人去反复阅读和受到刺激的。哈德曼博士说过,人的潜意识更倾向于接受较为复杂的刺激,且能留下更深的印象。因此就艺术而言,繁体字标题效果是大于简体字的。 因此总结三点 简体字是:高效的、不熟练使用的人较少的、日常性重视的 繁体字是:复杂的、能熟练使用的人较少的、艺术性重视的 |
可能用繁体是因为受了日文游戏的影响(里面一些文字是繁体),所以给人一种显示繁体字会比较上档次的自慰心理吧…… |
刚好搜到有关这个话题的水世界坟帖,有关主题的回复内容。 https://rpg.blue/thread-353892-1-1.html https://rpg.blue/thread-353893-3-1.html 楼主 wandy2551 布里蓝 myownroc LBQ zl52wcl66rpg001 电子最终龙 弗雷德 zeldafd 化螺耕 Iphise 秋寒 无脑之人 江户川洛奇 木亘之远 erictseet guoyq1988 尚不熏香熏令君 yagami 楼月颜 Manching -_-川 寂静的夜里 TBM邪恶天才 纪程车 美丽晨露 喵呜喵5 zakums06f 2游 疾风怒涛 H·H·Y 紫英晓狼1130 倾尽、天下 |
简体和繁体地区很多东西的说法都不同的 比如 『发动机』VS『引擎』 『话筒』VS『麥克風』 『草莓』VS『士多啤梨』 『激光』VS『鐳射』 『鼠标』VS『滑鼠』 『软件』VS『軟體』 『支持』VS『支援』 『的士』VS『計程車』 ……等等 且不说用语问题,光说说字。 繁体地区的同学们看到『紅發男子笑容滿麺地坐在圖書館旁彈著麯子,突然壹下心髒病髪暈倒瞭』这样的句子也会觉得超尬的。 |
本帖最后由 kurama648 于 2017-12-28 01:16 编辑 呃...我是沒在RM界看過什麼高打壓 只有不敢做/做不出來 沒有不能發表的狀況 還是我誤會↑意思了?? 誤回帖了 囧 好像也不能刪了... 對不起m(_ _)m |
本帖最后由 kurama648 于 2017-12-27 19:04 编辑 台灣人來說一下自己的感覺 其實...我個人不會因為字體不玩 但會因為"用語"而感到些許理解困擾 簡單舉例, 大陸習慣說"早上好"、台灣習慣說"早安" 可能也是因為個人有接譯案 所以對這方面比較敏感 客戶也都會特別要求不可以出現大陸用語 不然他們就找大陸人翻就好、何必找台灣再做一版? 如果覺得這個問題牽扯到政治敏感 也可以拿美語和英語來討論這件事 例如, 美國地鐵習慣叫subway, 英國習慣叫tube 對美國人而言, tube=管子 叫他"take the tube"聽起來就像叫他"拿水管"之類的 ![]() 然而, 實際上英美彼此對於語言的差異性還是有一定了解 雖然聽起來有點違和感 但不至於不懂 綜上, 個人對此事的看法傾向於 "如果只是換字不換句, 簡繁對我沒差, 玩不玩看心情" "如果字換了, 且針對雙方說法差異也有翻譯, 我很樂意玩玩看" 結論, 翻譯是誠意問題 ![]() 若有一款遊戲在簡轉繁都能做到這個地步 我相信遊戲本身的品質應該也不錯(變相廣告的概念??) 當然會提高我去玩的意願 請不要覺得簡繁轉換比日翻中、英翻中等簡單 很多時候, 越接近的語言越不容易翻譯到位 補充一個豆知識 德國看數字&小數習慣1.000,05 台灣看數字&小數習慣1,000.05 發現差異了嗎^_^? |
首先我是个大陆人,但这不是我主要说的东西,所以别问我为什么用一句尬语开场因为我溝啊( 大部分大陆人都自带简繁转换的技能,我感觉港台人好像也具有。如果说什么“因为是繁/简体就不玩”了的,若不是极少数不具有简繁转换之技能者,那则是有微妙政治倾向的的键盘斗士了( 然后我觉着啊,简繁转换切忌暴转,会极度尴尬。暴转造成的后果不仅是玩家体验奇怪,更会遭到某些人员的无情嘲笑( 以下图片来自某QQ群某位女士之手,据了解,遣图者头顶携带铁质防具。而被截屏者为近日释出的新游《王退出》 ![]() ![]() ![]() 总之这样的暴力转会极度尴尬,大家别学( 话说我都扯了什么啊( 寿司大大别溝我( 如果不溝还有星屑相送就更好了( 别问我为什么一直用繁体的溝和单个小括号因为我习惯啊( |
站长信箱:[email protected]|手机版|小黑屋|无图版|Project1游戏制作
GMT+8, 2025-7-24 13:00
Powered by Discuz! X3.1
© 2001-2013 Comsenz In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