赞 | 20 |
VIP | 0 |
好人卡 | 0 |
积分 | 24 |
经验 | 0 |
最后登录 | 2024-11-2 |
在线时间 | 212 小时 |
Lv3.寻梦者
- 梦石
- 0
- 星屑
- 2436
- 在线时间
- 212 小时
- 注册时间
- 2022-1-17
- 帖子
- 230
|
加入我们,或者,欢迎回来。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会员
x
本帖最后由 音狼MW 于 2024-9-21 17:14 编辑
还活着,发生了比较多的事,然而我并不清楚如何交代=-=,相信在若干久以后对于我的一些迷惑方面大家会明白的(?)
体系研究互联网“社会”有段时间了,闲暇在这里发一点。
有时候我们以网络信息储备为讨论基准,但是我们要知道的是,存在行动成本,一些网民群体会比较“懒”,他们将会倾向在网络构成中处于边缘地带。
换句话说,对于有一定主观需要的网络信息撘构,至少经过了一层行动成本的筛选,从而对评估网民乃至整个互联网存在这方面偏差。
另一方面,点赞等行为的成本也直接影响了网络内容的流量。不同的网民在此类行为方面的成本不一,有些网民的点赞甚至收藏是非常谨慎思量的。这会更有含金量,收藏夹平均质量也更高,但是对于网络算法,他们是等价的。也就是说,对于一些特定的网络内容,其受众群体行动成本较高,就容易面临“酒香也怕巷子深”的情况,随之劣币驱逐良币。想要来到一定级别的网民认知,必须要有易于接受的方面,可以粗略的理解为这要通俗易懂,同时不能有太大的某圈特异性。
接受成本是网民在获取体系外信息时的接受能力。离谱谣言得以传播正在于其对于网民的接受成本一般很低,这是他们体系中允许“发生”的,而佐证与消化信息都会提高接受成本,但是有利于内化为一个有机体系。存在一种情形,即使属于自己认知标准外的信息,也可能会尽力解释为自己所接受的方式无论那可能是离谱的,也就是外网所说的"COPIUM"。
可以说,网络割裂感的体验就在于接受成本低,大家的信息缺乏内化。
信息茧房是接受成本低的原因之一,同时这又是人脑本来的倾向——试图更易接受的解释。信息茧房也确保了低流量网络群体(例如亚文化)得以生存成圈。如果没有个性化推送,我们很难实现较为合适的信息流。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