赞 | 111 |
VIP | 0 |
好人卡 | 0 |
积分 | 112 |
经验 | 0 |
最后登录 | 2024-7-14 |
在线时间 | 954 小时 |
Lv4.逐梦者
- 梦石
- 0
- 星屑
- 11182
- 在线时间
- 954 小时
- 注册时间
- 2019-11-5
- 帖子
- 2364
|
本帖最后由 哇哇哇啊叭叭 于 2020-1-1 14:31 编辑
如果想深一点的话:“什么是正义感呢”?
我同位阿荆曾经因为顶撞英语老师,而被班主任勒令公开道歉
在当时看来,我坚信她是正义的:英语老师经常拖堂、占课,那次占用晚自习来考试,彻底惹恼了阿荆。在英老叨叨地进行长篇大论的时候,阿荆怒目而视,“噌!”地站起来,厉声说道(如果以现在的我来表述,应该说是“大声叫道”):“你有完没完,我们作业还写不完呢!”。此举赢得全班掌声,英老眼含泪花,离开了教室。全班开始议论纷纷,对于阿荆,有人赞誉,有人担忧(并预言“英老这事应该不会就这么算了”),有人崇拜。我觉得大家都跟我的感受相同:阿荆好样的!后来就是阿荆被叫到班主任办公室,一节课都没回来。再之后就是公开道歉了。她似有哭过的痕迹,但仍坚持到把道歉稿进行完
现在想想,如果当时班主任的做法恰相反,会有什么结果呢?
我觉得同学们那个时候多半是凭借一种直觉,虽然纯粹但不成熟:应当用一种更温和的方法解决。如果觉得此事欺人太甚,或质疑英老的能力,为校方想出至少一种解决办法可能会比较周全。退一步讲,就算此事全是英老的锅,也该顾及颜面、缓和冲突。可能在当时群情激奋时,同学们自动将英老代入了一种“尸位素餐”、“蛮横无理”的刻板印象里
就编剧的角度来说,这个梗还挺有代表性的:同理心、功利主义(或缓和一点,称为“成熟的想法”)、道德感常常纠缠在一起,很难分别开来;构成一种比较复杂的、类似二难选择一样的困境。这种东西一般比较容易留下印象,引发话题和倾诉欲
想想还真是有。记得很久以前,我最好的朋友在厕所被学生会的人给揍了,当时觉得很愤慨:学生会好像黑社会。但后来时间久了,渐渐觉得其实自己没有观点:打人的学生会和被打的好朋友里面没有一个是好人。说句心里话,我朋友并不是个喜欢遵守纪律的学生;那个时候我大概感到他是因为“枪打出头鸟”,才被学生会用这种伎俩灭威风的,但是当时并没有重视这个想法
站在谁的立场上来说,都有一些道理可以讲。所以,在这件事上,所谓对错其实都是偏见罢了。从前偏向好朋友,是因为情感主导,从朋友的角度出发;后来渐渐觉得学生会有自己的难处;最后,发现这个问题或许真的无解,无论认为谁对,都不是最初那种自己向往的正义
没有
最游戏引擎的吐槽的地方倒挺多:总觉得游戏引擎就是“游戏还没做完,引擎就先过时了”。这是我的幻觉吗!?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