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收藏本站|繁體中文

Project1

 找回密码
 注册会员
搜索
查看: 12373|回复: 3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为了一种新游戏[长文慎入]

 关闭 [复制链接]

Lv5.捕梦者 (管理员)

梦石
10
星屑
11537
在线时间
2729 小时
注册时间
2007-7-4
帖子
3389

开拓者RMVX自由创作大赛季军冬季迷宫创意大赛季军第2届TG大赛冠军第3届短篇游戏大赛R剧及RMTV组冠军短篇七成年组冠军剧作品鉴家

1
发表于 2008-3-28 16:51:46 | 显示全部楼层
- -为了一种新小说我看了一半就丢了……对格里耶完全没爱。
论文气息好浓的文章,文学专业素养的确很深厚,对游戏的见解也不错,然而感觉上是拿文学理论去硬套游戏。不客气地说,要阐述那些关于游戏的东西根本不需要用到那些理论,二者显得有些脱节,像是为了让文章显得深奥专业而故意套上去。这其实也是我很反感许多现代文学理论的原因:能用简单的几句话说明的内容为什么非要用各种术语弄得复杂到多数人看不懂呢?事实上“不如前面两部分的结构那样相对完整” 的第三部分反而是最有价值的部分,前两部分尤其是第一部分却有点“说了很多,但其实什么也没说”的论文腔了。
游戏人物对接受个体所产生的影响,常常比文学形象要强烈得多。为小说人物入迷被视为是缺乏审美修养的行为,游戏人物后援会却向来不必面对此类指责。这当然并非因为二者有本质区别,而是一种既成之事实。

这个我觉得不是两种表现形式之间的差别,而是发展阶段的差别。100多年前整个伦敦为小耐儿的死而哭泣的时候,也没见有多少人来指责狄更斯的读者幼稚,指责之声是随着文学逐渐被推上专业化的高台而涌现的。
真的要如萨特一样给人物以足够的“自由”,我相信只有两种可能,要么只有一个人物,要么变成典范的自然主义之作——自由人从来是千人一面,不同的性格必须接受决定论,可惜,萨特大概接受不了。

萨特的作品并不是完全不考虑性格地给人物自由吧……事实上他笔下的很多人物作出的所谓自由选择都与性格密切相关,比如脏手,比如凯恩,几乎可以说就是性格左右着他们的命运也不为过。他只是在强调人可以并应该为自己的选择负责而已。
对于游戏有着极端文体自觉的人,会希望把游戏里一切非“游戏性”的东西排除掉。在他们看来,非如此,游戏就有变成“小说”、“电影”的危险,那样就会有结论:何不干脆读小说、看电影?这种本质主义的文体焦虑,就像追求“纯文学”一样既不可能也不必要。

本质主义么?把一切非“游戏性”的东西排除掉自然是极端了,但如果全用小说电影的思维来制作游戏,也只能成为它们的摹本(并且还不如它们,因为电影的表现形式远比游戏丰富)而没有任何独特的东西。而且就现在的实际情况来看,似乎是对游戏文体自觉性过高的实例远远少于过低的实例。
我们为什么一定要讲那种使人错愕以至怀疑那到底算不算故事的故事呢?情节的变化、人物的开掘完全可以在叙述之内进行,为什么要为了打破以往模式而破坏叙事本身呢?换句话说,游戏不该成为一种专务技巧实验的文体,至少,不是必须。

无限赞同……至少我是绝对不愿意去玩一个表现主义或者未来主义的RPG的。然而,事实上也没有几个人制作过那样的游戏吧?在中国反倒是游戏流俗化雷同化的倾向越来越严重。
游戏的惯用视角事实上是所谓的“第三人称限制视角”。简单讲,我们所看到的,既没有一个主观叙事者的声音(第一人称),也不是一个可以自由移动的视野(第三人称或全知视角),而往往是一个始终跟随着主角的视域。只有主角在场,我们才看得到,一旦主角离开,镜头也就随之离开。

这就是明显的第一人称视角吧?- -更不用说直接用“我”来进行叙事并不断插入主角内心独白(而其他角色的思想只能在主角听到的对话中展现)的多数AVG了。第三人称有限视角和第一人称视角的重要区别之一就是前者有助于读者与人物保持距离,但游戏的目的不是让玩家和主角保持距离,而正是缩短这段距离、让玩家尽可能地将自己代入主角之中。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会员

本版积分规则

拿上你的纸笔,建造一个属于你的梦想世界,加入吧。
 注册会员
找回密码

站长信箱:[email protected]|手机版|小黑屋|无图版|Project1游戏制作

GMT+8, 2024-5-15 10:51

Powered by Discuz! X3.1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