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帖最后由 回转寿司 于 2012-9-26 17:13 编辑
= =b想了想觉得还是说点什么比较好……
首先如果以“名次能与质量划绝对等号”作为标准的话,没有一个比赛能做到完全的公正,这一点毫无疑问;因为无论采取哪种评判规则,各人口味的问题都无法避免,同样的作品在一个论坛的玩家中可能喜爱者寥寥,在另一个论坛的玩家中却可能大受欢迎。同样评分也不可能完全合理,有人评价游戏的标准是“各方面都要华丽”结果只有综合平衡型的游戏易得高分,有人的评价标准是“哪里都不能有扣分点”结果简单的小型游戏占了优势,还有人的标准就是单纯个人口味意义上的“好玩”结果大众向的游戏好评最多,而一部作品在一个论坛里受到的评价就取决于这个论坛是以哪类人为主体。
就小径分岔的花园来说,我并不觉得它是一个会受欢迎的优秀游戏,因为R剧这种体裁着实游戏性太弱,对非RMer来说很难引起兴趣;也因此我一开始就不曾认为它有可能得到较好的名次,仅仅是想作为一个实验作品借比赛的热闹时机试探一些新道路,所以并没为它做任何宣传甚至也没有放到我们自己的游戏主页上。能得到现在这么多投票,说实话已经完全在我意料之外了。阿白前面表示不满的原因也不在于分数本身更非比赛结果,而是比赛规则的前后不一致和模糊性——如果说主办方决定在计算分数时以自己对游戏的打分为主,很少参考甚至完全不参考其他人的评价,那样也本无任何不公正可言,因为如上段所述,这种评分方式并不见得比其它哪种更容易导致偏颇。但任何一种方式都应该在比赛一开始就确定下来并保持其透明性,毕竟作为参赛者,多多少少会想知道自己的分数到底是采取何种方式计算出来的?
我觉得这次的比赛之所以引起了比往届更多的争议,问题也正在于此:就像山人说的,与比赛规则具体如何比起来,比赛规则的内部逻辑不一致是更大的硬伤。诸如很多人都提到过的在开赛时表示的不分项打分只看整体印象到评测时变成了比往届分了更多项的细化打分,又诸如开赛规则里写的“总人气+投票+第三方评审”中“总人气”一项最后为何变成了评测(规则里对“总人气”的原本定义是“总玩家人数”,并表示“越早发布的游戏越容易在这一项上获得较高得分”,取消掉这点对那些为此而在比赛前期发布游戏的参赛者似乎有欠公平),以及到底怎样的评测才能算数如果算数的话又能起多大作用,还有一方面表示每人只能投一票一方面不禁止马甲投票,全是过于模糊不透明的部分。
另外就主楼的结果来看,真正让我觉得囧的其实是彩虹组,在AVG玩家少的6R会去关注AVG的人本来就不多(除非作者进行过拉票),把这个组的票数统计和其它组放在一起排行太不合理(这使得在评测中得到一致好评的长庚残月一下子比初恋低了近10分而非2分),虽然说后面还有第三轮评选,但这么大的差距真的能拉回来么?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