赞 | 20 |
VIP | 5 |
好人卡 | 35 |
积分 | 13 |
经验 | 51247 |
最后登录 | 2019-7-17 |
在线时间 | 995 小时 |
Lv3.寻梦者
- 梦石
- 0
- 星屑
- 1293
- 在线时间
- 995 小时
- 注册时间
- 2014-12-14
- 帖子
- 3016
|
2楼
楼主 |
发表于 2018-3-25 08:46:31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Vortur 于 2018-3-24 15:05 编辑
意外
除观众对角色的移情之外,情感贴合用得最多的情况是“意外”
如《天使与魔鬼》中:
片头,教宗驾崩,教宗从侍非常伤心的销毁教宗印信,就是将“对教宗的好感”、“纯洁的品质”与教宗从侍进行贴合,也为片尾的反转做铺垫 在影片进行的过程中,无时不刻都在暗示“教会的过错” 加上人们对教会的刻板印象,都为后面的反转埋下了伏笔
类似的情况还有《驴得水》中对教师的刻画:片头的几分钟内,通过教师的对话与行为,人们对几个教师的印象是“腐败”、“愚蠢”、“乌合之众”;然情节继续推进之后,人们发现他们是怀有理想的,之后权贵进入人们的视线,读者开始对教师产生怜悯,一直到片尾,教师的情感缺失一直没被拾回,令观众印象深刻
综上,所有剧本都可以用“情感贴合”来解释
学术熵耗
或许有人会质疑“情感贴合”这一工具存在的必要性:就像【如果没有“以太”,很多物理反应反而更容易解释】这类情况一样。在下的理由是:
首先“情感贴合”是在众多实例中归纳得来的(例如《戚继光英雄传》的事情、推销风水的例子,这些在生活中常被遇到),一件工具常被人使用,那么至少它的命名是非常必要的
其次,通过归纳,人们察觉到工具的存在,是最大的必要性
最后,在下以为,利用这一工具,对剧本制作的解释更加简单了,人们在构思剧本时,也会参照这样的思路去想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