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roject1

标题: 三个女人 + 一个小崽 = 核心主角群 [打印本页]

作者: asukalin    时间: 2024-6-18 11:54
标题: 三个女人 + 一个小崽 = 核心主角群


好啦,主要角色就这三个女人,加上一个小鬼。应该可以了。俗话有言嘛,想要定义一个平面,两个点不够,四个点太多,三个就刚刚好。

这三人中间的那位,西饼餐厅老板娘,设定上,和以前《不是作家》《一名虚无主义者的婚礼》的主角是同一个人,基本上,就是 我所认识的自己 × 我喜欢的那类女性 × 我憎恶的那类女性 的混合体吧。人格个性方面,终日在漂移,可男可女,可内可外,容易被误认为双相障碍,或恐怖分子预备军,但其实心理健康得很。大部分时间像猫,少数时间像犀牛,偶尔也像兔子,发自内心嫌恶狗,浑然不知在他人眼里她就是一只宠物泰迪犬。结婚三年,丈夫没有存在感。有一个妹妹,在当地的一家yinhang上班。妹妹和丈夫在故事前期几乎没有戏份。顺便一提《杀之不尽死而复生无止无终不可阻挡》的主角也用了这个人设,但和她不是同一个人。

左边那位,高龄飙车女,构想时我想要的是一个“没有母性”、“不懂当妈”的人物。把形象画出来以后,竟然是一个长得有点肉肉的懒散女……原打算给她胸口上弄一个蜥蜴纹身的,想想,还是算了。她和八岁的女儿两人一起住,喏,就是图中那个把红领巾当腰带绑在裙子上的小鬼。这个小鬼是故事前期的关键人物,三个女人,一个是她生母,一个是她保姆,一个是她老师,差不多就是这样的关系。说到老师——

右边那位,小学一年级班主任,虽然长得老,但其实才刚结束实习转正,23岁,在某些意义上比她的学生还幼稚。她才是这个故事里的兔子。既然我都让她作为教师登场了,就不想让她太好过。冤大头肯定是要当的,受害者是跑不掉的,加害者也是要扮演的了,我不希望她在整个事件里显得太无辜,但也不想让她为悲剧负主要的责任。说到悲剧,具体是什么事件呢?我还没有具体想好细节。目前,只是自己给自己确定了两个原则:第一,不要死人,生命和死亡的桥段太常见了,我都厌烦了;第二,要限制在“日常生活”的框架范围内,也就是说,没有超自然,没有科幻,也没有拯救世界或改变社会之类的发展。就我个人能力而论,“校园”最适合作为故事舞台,所以才会想到需要一个人扮演教师。是先有故事,然后才有的人物。

那个八岁的小鬼,让她全程只作为配角登场吧。我不会让她成为主视点人物的。她是台风眼,是所有人的“他者”,人人可见,人人可闻,却无人可知。作为一个谜,搁在故事中心。

好啦好啦,我得克制住,不要每次有了什么新想法就迫不及待扔进剧本里呵。得慢慢来。这辈子我可能就只能写这么一次长篇了。稳住呐,切忌每见到时势变迁就心血来潮给故事加戏呐。
作者: asukalin    时间: 2024-6-24 14:47
很久没登录indienova站了。这次回去,给自己计划做的两个游戏开了作品页:



https://indienova.com/g/wna
https://indienova.com/g/naisland

就像作品页上的介绍吧:“挖大坑,画大饼”
龟速动工ing呢……真不知何年何时何日才会做完。
作者: pantherLEE    时间: 2025-2-4 13:11
哈哈,三个女人一台戏,感觉是很棒的设定。 关系有点像那部电影。 有个小建议,说不定小女孩可以作为“桌子下的那把枪”,平时人畜无害,甚至没有人注意到,但是在剧情推进中成为一个关键线索
作者: pantherLEE    时间: 2025-2-4 13:13
三个点,莫名想到奥雷里亚诺第二、他的妻子和他的情人 三角形有稳定性.jpg
作者: asukalin    时间: 2025-2-4 18:56
本帖最后由 asukalin 于 2025-2-4 19:12 编辑
pantherLEE 发表于 2025-2-4 13:11
哈哈,三个女人一台戏,感觉是很棒的设定。 关系有点像那部电影。 有个小建议,说不定小女孩可以作为“桌子 ...


我说的这个可能比较接近是枝裕和《第三度嫌疑人》里的“死者的女儿”,多线的叙事以她为“台风眼”展开,但讲到最后,镜头都没有聚焦过她,即使偶尔对准了也只能看见一些失真的影像。这类角色与其说是台风眼,其实更像是漩涡中心的深渊。我很喜欢是枝裕和,当然,也梦想自己能写出那种效果。

是枝裕和的《怪物》也有一个类似的角色,但讲述到了最后,他却突然被赋予了一个名称(“酷儿”)摆脱了晦暗,由漩涡中心变成了……桌子下的那把枪(故事中他确实有一把用来点火的“枪”。)

实话说,当年看过以后我挺失望的。感觉大导演是枝裕和背叛了自己的信条和原则,开始去拍“一看就懂中心思想”的教育片了。但我想,或许,也只是方向不同而已。《怪物》也许就是刻意针对《第三度嫌疑人》和《小偷家族》中“不可命名者”“隐形者”“无名者”进行的清算吧:通过获得名称,他们就可以走出暗影,说出自己,在阳光下自由地奔跑了。虽然方向不同,那也同样是一种自由,也同样值得憧憬吧。
作者: pantherLEE    时间: 2025-2-4 22:04
哇,是枝裕和也是我很喜欢的导演,虽然只看过《海街日记》和《小偷家族》,私以为,导演最厉害的就是观察细微处的能力,又很多细微的情感恰到好处
作者: asukalin    时间: 2025-2-5 03:26
本帖最后由 asukalin 于 2025-2-5 06:52 编辑
pantherLEE 发表于 2025-2-4 22:04
哇,是枝裕和也是我很喜欢的导演,虽然只看过《海街日记》和《小偷家族》,私以为,导演最厉害的就是观察细 ...


记得是枝裕和的《奇迹》也是以“日常的浪漫”为主题;那部电影因为太着意刻画生活的细微之处,反而导致“日常”被镜头驯服,显得过分顺滑,失去了自然现实的凹凸感。

我最珍视的,倒不是作家观察细微之处的能力。观察力也是一种技术,细微处也是一种资源,都可以量产,可以贱卖。厉害的导演之所以厉害,终究还是因为他们汗水之间不小心“溢出来”的、不在计划内的东西。如今越来越稀缺的是本雅明所说的aura,而不是好作品或好作家。好东西太多了,消费得人都要反胃了。
作者: pantherLEE    时间: 2025-2-5 09:51
嗯嗯,也是很有意思的角度




欢迎光临 Project1 (https://rpg.blue/) Powered by Discuz! X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