赞 | 47 |
VIP | 0 |
好人卡 | 0 |
积分 | 105 |
经验 | 0 |
最后登录 | 2025-2-22 |
在线时间 | 493 小时 |
Lv4.逐梦者
- 梦石
- 8
- 星屑
- 2534
- 在线时间
- 493 小时
- 注册时间
- 2021-8-13
- 帖子
- 557

|
本帖最后由 asukalin 于 2025-2-17 19:18 编辑
看过电影《好东西》了吧。我觉得你渴望的就是片中呈现的自媒体编辑部、摇滚乐队、底层住宅邻里、女性主义者盟友、原生家庭逃离者——之类的“理想主义的共同体”、或“乌托邦式的友谊关系”。一群人,同心同志,价值相通,活在“同一个世界”里,互相之间说每句话都能对的上,在为同一个问题烦恼,为同一个理想苦恼,诸如此类,如此等等。日系的作品中这种“共同体"会更常见一些,例如《狼之子雨与雪》的主角母儿一家,《无人知晓》的兄弟,还有最近刚看的漫画《画完这个再去死》中的学生社团。
你也知道,那都只是理想。如果现实中真有《好东西》那种编辑部和乐队,那将会是最糟糕的工作环境——他们对成员的思想和理想都有明确要求,而且还容不下成员之间的不友爱与互相敌视。八零年代出生的“御宅族”可能会浪漫化记忆中的九零年代,希望时光倒流、昨日重现。例如我,至今依旧觉得GameBoy和PlayStation时代是电子游戏史上最美好的世代。但我不可能会认真那样想。如果有谁是认真的,那他要么是当时年纪太小看不见黑暗与矛盾,要么是记忆出了问题给童年回忆镶了金,要么是认知有落差将梦想等同了现实,要么是犯了“彼岸膜拜”的逻辑偏误以为得不到的总比现有的更美更好,要么是精神病病入膏肓已经失智了。
你都知道那是“理想乡”了,在逻辑上它就是不可能“落地”“变现”的。但是人要活,要活得好,要明天活得比今天好,就很需要那种乌托邦式理想主义的想象。没有超越性/彼岸的生活是不值一活的。你可以将乌托邦当成某种路标,或灯塔,向着那个方向走。只有当梦就是梦的时候,它才会对生活有益。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