赞 | 47 |
VIP | 0 |
好人卡 | 0 |
积分 | 105 |
经验 | 0 |
最后登录 | 2025-2-22 |
在线时间 | 493 小时 |
Lv4.逐梦者
- 梦石
- 8
- 星屑
- 2534
- 在线时间
- 493 小时
- 注册时间
- 2021-8-13
- 帖子
- 557

|
5楼

楼主 |
发表于 2024-5-31 07:19:06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asukalin 于 2024-5-31 10:40 编辑
14
A对B说,“那个谁好恶心哦,我讨厌死她了”,B震惊,说“你怎么这样说话,我看错你了。”
A好委屈,认为自己被道德绑架了,认为自己的闺蜜好友B在以公众的名义向自己挥下评判的铁锤。
B也好委屈,认为自己的闺蜜好友“那个谁”被自己的另一个闺蜜A道德绑架了,认为自己的闺蜜好友A在以公众的名义向闺蜜“那个谁”和自己的道德观念挥下评判的铁锤。
你想让A道歉?没门,她又没做错什么。
你想让B道歉?没门,她又没做错什么。
你想说A其实没有“代表公众对好友下评判”?谁说的,谁负责给出你的这个判定的?她明显是在judge他人呀,“恶心”“讨厌”这些词都用上了,如果这还不是judge,那什么才是judge?
你想说B其实没有“代表公众对好友下评判”?谁说的,谁负责给出你的这个判定的?她明显是在judge自己的好友呀,“怎么能”“看错你”这些句式都用上了,如果这还不是judge,那什么才是judge?
你想说其实这里有误解?哪里有误解?没有误解。相反,两人对发生的事情是什么,心知肚明啊。
你想说这里其实谁都没有错,当然啊,当然是谁都没有错。如果有人有错,那就让有错的一方认错就行了。正因为没有谁犯错,所以关系才会无法修补呀。
我个人的看法是,如果两人都那么自尊,那么正义,那么委屈,坚决不愿低下自己高贵的头颅和出卖自己美丽的尊严以赎回这段珍贵的友谊,那就绝交吧。
哼,幸好这故事是虚构的。否则连我一个旁观的男生,都能被气死。这是什么世道嘛,连辱骂一个第三者“恶心”都不行了?不对了?毁友谊了?要变成坏人了哈?哈。
15
不能一起辱骂他人的好朋友,还算什么好朋友?
16
你是说,你在试图谴责某些人——某些不喜欢朋友当自己面辱骂别人的人——喽?
17
喂,喂,你的意思是说,你希望大家能够宽容——或者说,容许——个人对他人的辱骂和仇恨,喽?
18
等一等,你们的意思是说,我要不要骂人恶心,要不要怪责别人骂人,还要由某些规则来给出许可喽?还要由我们大家来开会讨论,什么样的话应该说什么样的话不应该说,让我们学会应该如何说话喽?
19
等一等等等等,你们的意思是说,你们觉得骂人不骂人、恶心不恶心、朋友不朋友、融洽不融洽……之类的问题,还很重要?
20
慢着慢着慢着,最开始的那个谁,你干嘛强调自己是个“旁观者”,还强调什么鬼“虚构”?你有什么目的?你是不是想暗示什么?
21
我们绝交吧!
22
你们,怎么能这样说话……
23
前一段时间读过《你想了解的侯孝贤、杨德昌、蔡明亮,但又没敢问拉康的》,作者画了个矩阵,把台湾上世纪末的三大导演很好看地排成了一排:
侯孝贤 | 前现代 | 怀旧 | 杨德昌 | 现代 | 瓦解 | 蔡明亮 | 后现代 | 创伤 |
好牵强……真受不了这种“矩阵癖”。
又不是心理学的分类游戏。别人那三位可是导演耶,是拍电影的耶。里面还有许多拉康派精神分析的理论术语和概念……这作者,真是喜欢玩字词游戏啊。
突然我又开始反感所谓的“拉康派电影理论”了。
虽然恶心,但看见几位导演被安置得这么好看,心里还是有点爽的。
和当年见到MBTI系统对“全人类”的性格砍了4刀、分成16块时——的那种爽快感,类似吧。
24
这段时间看了两部电影,宫崎骏的《苍鹭与少年/你想活出怎样的人生》和张艺谋的《第二十条》,两部电影,完全不一样,却拧成了同样的一股挥之不去的忧郁:完了,电影业总算也完了。再也没有什么可看的了。
一则,想到这次可能真的是最后一次见到宫崎骏的作品了,他真的老了,从故事立意乃至基调都看得出这次真的是最后了,没有下一次了。看着自己童年时熟悉的人物一个接一个变老死亡,我也感觉到了时间,感觉到了自己正在变老。
二则,看过了张艺谋去年的这部“大作”……心里一万个□□啊。这啥玩意?居然还自称为“电影”?虽然事前就知道,这是□□□写的普法教育片,但,这,这,这,这……
然后,重拾他老人家早年的作品《红高粱》《活着》《大红灯笼高高挂》……再三确认过,真的不是我的审美出了问题,八十九十年代的作品依旧杰出依旧经典,不是电影出了问题,而是如今的张导这人出了问题,□□□□出了问题。想到如今□□的导演,想到如今□□的环境,想到如今□□的素质……无尽的抑郁,已经将我窒息。这场文艺的□□到底要到什么时候,才能结束呐…… |
|